什么是噪声污染?
2022年6月5日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明确,噪声污染是指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噪声污染分为工业生产(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建筑施工(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交通运输(指机动车、铁路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和社会生活(指人为活动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四大类。
噪声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不同于水、大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三大公认城市污染,噪声属于感觉公害,不能集中处理。首先,它没有污染物,即噪声在空中传播时并未给周围环境留下什么毒害性的物质;其次,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不持久,传播的距离也有限;噪声声源分散,而且一旦声源停止发声,噪声也就消失,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环境噪声的危害有哪些?
很多人可能还不了解噪声对人类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其实,噪声污染对人体的伤害超出想象。
1、干扰休息和睡眠
环境噪声会干扰人们的休息和睡眠。调查统计显示,仅仅40-50db的噪声便会影响人的睡眠。当突发噪声达到40db和60db时,分别会有10%和70%的人被惊醒,人们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困境,会造成失眠、疲劳和记忆力减退甚至神经衰弱的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2、致聋
噪声会危害到听觉系统,其危害大小与噪声强度和暴露时间成正比。调查统计表明,长期处在90db噪声环境中的人,耳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3、诱发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长期接触环境噪声还会促使人体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压上升。有资料报道,如果人长期生活在平均70dB的噪声环境中,心肌梗死发病率将增加30%左右,还会导致女性月经失调、性机能紊乱、流产率增加,损害胎儿和儿童的大脑,导致智力低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你了解吗?
2021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并将于6月5日起施行。新《噪声法》重新界定了噪声污染内涵,扩大了法律适用范围,完善健全噪声标准体系,分类防控精准施策,强化噪声源头管控,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监督管理,特别是针对广场舞噪声、机动车轰鸣“炸街”、酒吧等商业场所噪声等噪声扰民难点做出明确规定和处罚标准。
◆预防噪音污染,我们可以这么做
1、我们要尽可能减少在噪声环境中暴露的时间,同时采取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等防护措施;
2、室内90%的噪音都是来自于室外,因此,可以选用中空双层玻璃窗户等隔音设施进行隔音处理,以减少外界噪声影响;
3、在预防外界噪音的同时,从自身做起,不主动制造噪音,如降低音响的音量、非必要不使用汽车喇叭、公共场所文明健体等,拒绝噪声污染,创造绿色环境,共同守护我们美好的城市家园!。
文章转载自 营口生态环境
上一篇:土壤检测技术专家答疑17问
下一篇:环保检测遵循的8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