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掌握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规模、特点,理清行业共性问题和短板,扫清高质量发展障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检验检测行业在市场规模、主体类型、行业结构和领域分布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对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在技术服务水平、市场秩序和主导权、品牌建设进度、标准化体系支撑力度、高端仪器设备自给等关键环节存在的不足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建议,加快人才引育速度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推动实验室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机构和政府开展并购整合聚力发展,加强仪器设备自研攻关打破国外垄断,聚焦优势创建差异化品牌价值,勇于担当作为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普法监管敦促行业自律,多措并举以期全方位提升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的《检验检测统计调查制度》领域分类规则,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可分为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保设备、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特种设备、电子电器等共计37种领域。其中,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电力(包含核电)、能源和软件及信息化7个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统称为新兴领域。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机动车检验、农产品林业渔业牧业6个涉及群众衣食住行的领域统称为传统领域。
新兴领域和传统领域的营收数据和增长率见表4,通过表4可知,传统领域2022年共实现收入1,640.37亿元,同比增长2%。除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外,近几年新兴领域同比增速领先传统领域10个百分点以上,但新兴领域市场规模较小,截至2022年底,新兴领域年营收为830.47亿元,仅为传统领域的50.6%。
检验检测作为助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生产性服务业,其发展现状并不理想,在服务水平、市场格局和秩序、品牌和智能化建设、标准化体系支撑、高端仪器设备供给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自身和国民经济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在此,本文从行业主体和政府部门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以期激发市场活力改良行业生长土壤,促进检验检测行业的革新与发展。